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着力打造“智慧法院”闽侯样本
  发布时间:2017-05-10 17:44:00 打印 字号: | |

2015年3月10日,闽侯法院被省法院确定为全省“智慧法院”建设首家试点单位。在省、市法院的直接指导和闽侯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着力打造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的“闽侯样本”。

一、升级诉讼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助力司法为民

进一步升级线上线下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随时随地随心的司法服务。改造诉讼服务中心。结合修缮机关审判大楼,重新规划改造诉讼服务中心,中心面积扩大为660平方米,划分为诉讼服务、自助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4大区域,整合开设执行综合事务、缴费退费、鉴定评估、登记立案、跨域立案、查询咨询、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文书送达、材料收转7个服务窗口,配备ATM取款机、饮料自动售卖机、打印复印机、电子触摸屏、全省首台导诉机器人“小法”等技术设施,打造科技与服务一体化的司法便民场所。研发自助诉讼服务终端。2015年4月,与6家银行合作研发的全国法院系统首台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正式落地并于同年10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针对性、人性化、智能型的自助模式,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诉讼指南、案件查询、事务办理和文书打印4大模块9个功能30项服务。目前,ITC终端已更新至第四代并派生出填单、领取文书等特种机型,在全省8个地级市20家中基层法院投放37台ITC设备进行联调联试,以确保在不同地域同等化实现各项功能。完善在线网络服务。创新拓展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司法公开渠道,完善动态语音热线和短信服务,改版升级门户网站,打造以政务网站、新闻网站、两微平台和其他新兴媒体为一体的网上便民服务圈,公开诉讼指南、案件流程等34类司法信息,逐步实现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网上阅卷、监督建议等功能。

二、打造智能业务平台 以信息化助力执法办案

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审判业务的融合应用,努力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全互联的智慧服务。推行科技化庭审。按照高清技术标准新建改建14个科技法庭,实现科技法庭全覆盖和“每庭必录”目标。全面应用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通过庭审状态控制、智能消息提示、庭审录音标记回听等11项功能,将庭审语音同步转化为文字,庭审笔录完整度达95%,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0%-30%,有效提高了庭审质效,减轻了法官和书记员的工作压力。提升精准化执行。盯紧“两年基本实现执行难”的目标,加快执行信息化升级应用,以执行指挥中心为平台,集合应用“点对点”网络查控、执行远程视频指挥调度、联合信用惩戒平台、司法网络拍卖等系统助力破解“执行难”。2016年清理“六类案件”620件,网络冻结银行账户3221个,查封、冻结房产268件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628人次,网络司法拍卖成交4065万元。探索智能化研判。率先启动数字审委会和档案数字化工作,改造升级审判委员会会议室,购买社会化服务扫描纸质档案。2016年11月启用电子档案系统以来,已完成100多万页卷宗的电子化。2017年3月,全面开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从立案阶段开始随收随扫卷宗材料并上传到司法管理系统,为电子卷宗智能服务应用奠定基础。

三、构建综合应用平台 以信息化助力司法管理

进一步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努力实现以案、人、事为维度的法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司法政务移动化办理。依托安全数据交换平台,自主开发“福建法院移动办公平台”APP,在手机移动端及PC端同步实施应用日常审批、公文管理、资讯发布、邮箱应用等30余项事务,为法院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事务管理、全面的信息提示、及时的消息通知,从技术上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2016年5月平台应用以来,共流转文件3341次,办理各类审批855次,定位签到996次。司法审判科学化管控。改造司法集控管理中心,提供适应于基层法院的司法大数据应用场景,全面精准掌握收结案数、案件结构、人案配比等,为审判执行提供监控预警智能服务,为司法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保障。司法队伍规范化管理。创新“互联网+”党建队建工作,应用“八个看得见”信息建设成果规范干警司法行为。探索信息技术建设完善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员额管理、工资管理等司法改革要求的新型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政务、审判案件信息共享共用。

“智慧法院”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等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良好反响,不仅在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在全国高院院长座谈会上进行成果展示,而且得到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等70余家调研考察单位的赞誉,受到了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好评。《人民法院报》、《福建日报》、《人民法治》、《福建法治报》、新华网等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相继给予宣传报道。

2017年,我院将在上级法院的部署和指导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全面加快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建设,着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司法科技支撑保障。

一是重点推广ITC诉讼自助服务终端等项目成果。及时总结提升项目经验做法,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拓展终端网上立案、缴款退费、证据交换、法律程序申请、阅卷、送达等便民服务,在全省中基层法院部署调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推广,使终端系统能够真正使用起来,实现各级各地法院(含人民法庭)等网点间诉讼服务的互联互通,达到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的目的。

二是继续推进移动办公办案等系统融合应用。强力完善移动办公办案系统建设,着手将装备、车辆、财物等政务管理,考勤、工资、培训等人事管理纳入到平台建设中,推进业务功能覆盖办公、办案的主要环节,促进法院各类业务应用数据共享、系统互通,切实加强法院工作的动态管理,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质效的目的。

三是探索建设以电子卷宗为核心的智能审判模式。加快案件卷宗电子化、历史档案数字化、数字审委会、内外网改造工作进程,在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基础上,探索案件电子卷宗、语音识别、视频分析等技术手段在立案、审理、庭审、合议、审委会讨论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探索电子送达、网络送达、定位服务、关联送达等新型送达方式,探索以电子卷宗为核心的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的智能审判模式,实现电子卷宗深度应用。

责任编辑:闽侯县法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