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打造新型案管体系 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发布时间:2019-08-01 17:34:00 打印 字号: | |

——闽侯法院深化智管模式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近年来,闽侯法院坚持运用改革思维,切实立足案多人少的矛盾和执法办案的实际,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建设示范推动作用,科学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整合内设机构改革,统筹推进诉调对接、繁简分流等举措,创新打造分色预警、分级管理、分类化解的“闽侯智管模式”,通过“闽侯法院智管平台”的部署和配套机制改革,推进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今年1月份智管模式上线运行以来,全院共受理案件7975件,审结5288件,同比增长30.74%、40.04%,增幅均居全市法院首位。

一、体系明晰化,内外并举以内为主

“一核、两强、三辅”科学调配司法办案力量,用足盘活现有审判力量。“一核”,坚持以法官为核心。以审判需求为导向,以法官为核心,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将原10个审判业务部门整合为7个专业审判团队,科学调配团队人员结构,制定《审判人员权力运行清单》,健全审判工作机制,依靠专业分工为“繁案精审”创造条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29件。“二强”,强化院庭长办案及速裁团队建设。明确院庭长办理案件任务,充分调动法院优势审判力量,切实履行审判职责,院庭长办案2538件,占比48.1%。依托立案庭组建速裁团队,制定类案批量办理、裁判指引标准,集中审理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物业服务、商品房买卖等适合要素式审判的案件,实现“简案快审”,速裁团队2名法官审结案件1352件,同比增长230%,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5.86天。“三辅”,配齐配强辅助人员。任命50名法官助理, 公开招录聘用制书记员67人,明确各审判环节、各类人员职责定位,下发工作指引、操作手册,通过精准分工,缓解法官办案压力。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任命110名人民陪审员,扩大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职权,一审案件陪审率达93.34%。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选聘12个特邀调解组织和130名特邀调解员,进一步发挥调处中心、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室作用。

二、机制规范化,保障审判权良性运转

深入梳理审判权运行机制及监管流程,构建运行顺畅的办案格局,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率,全力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一是强化诉源治理。强化收案风险评估报告机制,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将案件分为“绿、蓝、橙、红”四色三类,规范团队案件流转周期、程序,形成“诉源治理、诉前分流、诉调对接、诉中调判、诉后回访”的办案格局,诉前化解纠纷3648件,实现以不到8%的速裁团队法官审理占比55.48%的案件。二是明晰监管权责。按照审判职能划分审判核心事务与辅助事务,明确各个环节、各类人员职责定位,切实落实法官办案主体责任制,激发法官管理自主性;制定院庭长监管责任清单,将院庭长目标管理职责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审管与纪检部门案件异常情况信息互通、信访举报线索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审务督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三是量化精细考核。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案件审判权重系数办法,建立审判工作量化积分考评机制,客观反映审判人员工作量,切实将考核结果运用到激励约束环节,激发审判人员积极性。

三、平台智能化,实现全流程科学管理

加强审判流程标准化建设,自主研发静默化、实时化、可视化的“闽侯智管平台”。一是智能研判,实现精准管理。将立案到结案、归档细分为40个管理流程、108个工作节点和55个监管指标,配套11项管理制度, 实现对工作要点、时限要求、流程标准、审执日志、审判动态的精准管理,科学研判和关键流程节点信息的提醒预警。二是集成应用,提高规范效率。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深度应用,通过智能审执辅助系统助力要素式审判及类案批量办理;集成裁判文书上网、庭审语音智能识别、电子签章系统等各类辅助审判系统,实现案件流程规范化、办理一键化、监督透明化,为审判团队提速增效“添翼”。三是优化功能,实现风险防控。巩固提升执行三色管理平台建设成果,优化智能查人、智能找物、智能推送等功能,通过采集当事人诉讼行为,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全方位智能辅助,实现审判到执行全程风险点可控可防。

责任编辑:闽侯县法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