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以案释法
侯法有道丨“借”点“香火钱”可行?可“刑”!
  发布时间:2024-07-31 18:03:43 打印 字号: | |

“我向菩萨‘借’点钱,菩萨跟我比ok?”本以为是网络段子,没想到竟发生在现实中,“菩萨钱”可不能乱“借”!近日,闽侯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盗窃寺庙功德箱内“香火钱”的刑事案件。

案情回顾:被告人孙某、喻某因无稳定收入,生活拮据,看到某地寺庙人来人往,有不少人向功德箱里捐赠“香火钱”,而寺庙内无专人看管功德箱,便打起了“香火钱”的主意。2022年4月,孙某、喻某到寺庙实施盗窃,孙某进入寺庙后假意跪拜,趁四周无人之时秘密窃取功德箱内的“香火钱”,喻某则负责在门口吹哨望风,二人先后三次共偷得功德箱内现金146元。寺庙的管理人员在清点时发现功德箱里的“香火钱”不翼而飞,随即报警。孙某、喻某听到风声后开启了逃亡生活。2023年,喻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孙某得知后,于同日到公安机关投案。闽侯检察院以被告人孙某、喻某犯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喻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三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二人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且二人均在前罪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再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不适用缓刑。故以盗窃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被告人喻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同时,责令二人退赔寺庙损失。

法官说法:盗窃罪是指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寺庙功德箱里的钱财是公民捐赠给寺庙用于寺庙修缮及僧侣日常开销的善款,属于寺庙所有。本案中被告人盗窃金额虽仅146元,但二人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三次盗窃,属于多次盗窃,已构成盗窃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需要靠诚实劳动创造获取,切勿心存侥幸心理,小偷小摸也够“刑”。 

 
来源:福建闽侯法院
责任编辑:福建闽侯法院